Wednesday, July 29, 2020

從科學主任預告天氣 看 通識科之害


我的信報文章(2020 729A15) 足本

科學主任預告天氣 通識科之害


預測下週天色,大致天晴「展望本週後期天氣轉/『差』,有雷雨天文台科學主任親身在電視台預報氣象(Now TV332,現因疫情暫停),偶爾會順口用好壞形容天氣。

{** 剛獲朋友告知Now TV 332 預報氣象時段7:20 pm 移至9:20 pm ,沒有;誠摯致歉}

對農民而言,一般雨天晴天均屬理想但對城市人來稍大一點降雨已帶來諸多不便幾乎所有人都討厭雨天

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學生都知道,從事科研的基本態度是排除主觀的喜惡客觀地描述現象或變化的性質等等。具學術成就的科學主任依然用好壞形容天氣得深思的現象可能的原因至少有二

第一本身對晴的喜惡已深入思維儘管久經嚴格科學培訓,還是無法擺主觀取態

第二認為大多數受眾喜;既然難以改變沿用他們的慣性褒貶措迎合受眾群體的好壞取向使市民更容易了解或記住預測的(俗稱「貼地羊群心態的一種)

不管是哪個原因科學主任無法擯除好壞修除了反映進行客觀分析講解從來都不容易亦折射出中學生假道通識科認識個人成長社會時事政治議題容易踏上歧途

2020年文憑試通識科試卷意外地出現一道自暴其短的必答題評論「新聞自由
[Note 1]

它教人記起近年一些學者特意重1920年代經典「李普曼- 杜威 辯論」李普曼(Walter Lippmann 1889-1974)是美國記者、間或為總統撰寫講稿的政治評論家、傳播學史上具重要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其名著《公眾輿論/輿論學》1922《鬼影般的公眾》(Phantom Public 1925) 引發哲學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曾經對孫文、胡適等有重大影響)就傳媒的新聞報導及評論知識的本質等議跟他進行極富發性的辯論(詳見《公眾及其問題》1927

儘管他對媒體的營運缺點解決方案有迥異的分析建議,但對資訊新聞知識本體問題看法接近

李普曼指出,身處宏闊複雜的社會人們不可能直接掌握所有事物的第一手資料。而通過日常生活報章刊物所吸收的時事信息充其量只對現實有部分片面的不完整認識在腦海中構造一張被簡化的圖像

加上傳遞信息者有意或無意之間添上某些見解(類似科學主任形容晴天是好天)
導致幾乎個人對不同的事物群體都有某種的定型認知」(stereotype或譯刻板印象此詞從那時起在學術界流行文化廣為人識) 結果是持久的偏見

杜威沒有異議但對解決這個認知問題持樂觀的態度他一方面認為科學的發展普及有助提高常人的智慧,而關鍵是積累並傳播經過科學驗證的知識另一方面教育作為政治(Education as Politics)論述中強調教育必須助人培養延遲判斷的習慣(habit of suspended judgment)
[Note 2]

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須要學習延遲為事實與未經充分科學驗證的事情作出判斷原因之是不成熟的判斷會促成定型認知日後極難改變的偏見

有人多角度思考可助學生,從不同人士的利益、立場等,多維地全面分析事件。須知道多角度思考的業務決策制定功能,有別於其教育意義。

英國學者Aaron Ridley於討論科學家的良知(1998)時,指出多角度思考的教育(或哲學)意義,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以得出結論。而是讓習者,在實踐多角度思考後,明瞭現實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不宜輕易下判斷
[Note 3]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17》。」多角度思考的教育旨意,不是指導學生在察不同方面的資訊論點後以為自己知道一些什麼然後同意或不同意什麼;而是要讓學生察覺還有很多東西他不知道不確定,意識到自己在現階段對世界所知道的實在太少這才是智慧,是知也。

古希臘蘇格拉底也:「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甚麼都不知道(詳見拙文從應屆之言看通識科2019720)

遺憾地香港現時有大量年輕人以為已經知道了終極的真理! 這是誰之過?

-杜辯論近年再受注意除了因為全球媒體的反智現象,亦由於新聞自由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盾牌。特朗普在2018年提名保守派卡瓦諾為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一名女士稱曾受他性侵支持民主黨《紐約時報》連續多週鋪天蓋地報導此事今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被一位婦人指控性侵該報享用新聞自由來低調處理

香港非財經媒體也有類似情況李普曼指出在情況下人們實際上活在一個偽環境(pseudo-environment) 之中不自知通識科(題的)老師不僅沒有提點學生對新聞報導的手法有所警惕,反而深化了下一代對所謂新聞自由的偏頗性定型認知

非政治敏感試題(教學)同樣有不當卷二題一要求學生討論保育但大多數學生實際上對劇的藝術價 (如音域) 從業員數量利益幾乎一無所知;也不察覺要求保育剪紙紮燈籠聲音微弱不堪
[Note 4]

劇有好感(教學)老師就像喜晴惡雨科學主任及成人,漫不經心地需要和(優先)保育的定型認知烙在下一代的大腦中

中學生要學習,是經過科學驗證、積累的自然經濟、地理這些社會科學基礎類科目,而科課本的史料經過多重嚴謹客觀的考證可信度高科學理論史事實有較廣泛的基礎認知方能在將來必須作出決定和判斷時,減少主觀取態

催促學生過早做判斷誤導學生自以為知道很多通識科禍害深遠,務必盡快廢除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各界缺乏理據的批評」;曾瑞明老師: 政權打壓; 程介明 : 通識何罪? 歡迎對兩篇文賜教)
[Note 5]

Notes for Reference

[Note 1]
HK01,DSE 20202020427
www.hk01.com/社會新聞/464494/dse-2020-通識科卷一必答題談新聞自由及保障國家安全問題

[Note 2]
Wikipedia:


zh.wikipedia.org/wiki/沃尔特·李普曼


zh.wikipedia.org/wiki/约翰·杜威

John Dewey, “Education as Politics’ in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ed. Jo Ann Boydston, vol. 13, 1921-22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3), p.334-5.

Tony DeCesare, “The Lippmann-Dewey Debate revisited: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Experts in Modern Democratic Theory”, 2012 Ohio Valley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In the 1920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newspapers dropped their blatant partisanship in search of new subscribers, political analyst Walter Lippmann and philosopher John Dewey debated the role of journalism in a democracy.[62] Their differing philosophies still characterize an ongoing debate about the role of journalism in society.

[Note 3]
See p.110-5 in Chapter 5 “The Scientist”, in Aaron Ridley (1998), Nietzsche’s Conscienc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The future objectivity of the intellect depends on the ability to control one’s Pro and Con and to dispose of them — that is, on the ability to explore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by adopting, by trying out, by suspending, by abandoning, a variety whatever from which every active and interpreting force, through which alone seeing becomes seeing something, is absent; there is no knowledge without interest …”

[Note 4]
hk01.com/社會新聞/465683/dse-2020-通識卷二選答-保育劇難處-民企發展及智慧城市影響
題目一:保育劇難處
題目一提供摘報章新聞資料,容包括一名十女童與祖母看劇後談及愛上看劇;八和劇學院行政統籌相信,吸引年輕一代對保育這種傳統中國藝術的活力至關重要;以及兒童劇協會望使劇題材與青少年更相關。
題目要求考生解釋香港保育劇的難處;又問及考生有多大程度同意「非物質文化遺能對香港的當代生活作出重大貢獻」,並須解釋答案。

[Note 5]
BBC, “香港「高考」通識科新聞自由考題引發兩極質疑 考生為何感到為難”,
2020 4 29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發表聲明:「本會呼籲社會各界能應更全面地審視本科的考卷,避免放大個別議題、概念及提問用詞,缺乏理據的批評不但貶低了前線同工的專業判斷能力,亦抹殺了年出卷者、以及各通識科教師多年之付出。」

信報曾瑞明: 教育創造的空間,2020716
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2523403/教育創造的空間
近期的教育新聞總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教師要麼站在政權那邊打壓學生,要麼就要站在學生那邊反抗權威。

信報程介明 :教育評論教育何罪?通識何罪? 201975
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2183785/教育何罪%3F通識何罪%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