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報》文章(2017年9月28日A31頁)
全文足本 (《明報》版面有限,只有1,500字)
《回應許寶強:
經濟化無損道德及公共政治》
許寶強副教授認為「在『經濟化』和『依法管治』的強大合力下,『人類道德』的生存空間只會變得愈來愈細」(2017年9月20日《冷血涼薄是如何煉成的?》下稱《冷文》),另一篇文章則認為「經濟化…是嘗試以動物的必需性取代人的公共政治性」(2017年7月26日《離棄「人心」的「回歸」》下稱《離文》),令人費解。
《冷文》引述人類學者分析,指出「歐美自18世紀開始的…經濟化的進程掃除了最後(源自宗教神學)的道德障礙」。即使確有其事,但不能因此無視「非宗教」道德價值隨經濟化而擴展、深化,約束現代社會生活。大部分從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研究者,除了重視承諾誠信、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之外,也樂善好施、協助弱者。較著名的有資本主義鼻祖亞當史密斯著《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759)論證人類對弱者的苦難感同身受, 引發道德情操,並詳細剖析三種美德 — 禮、慎、仁 (propriety, prudence, benevolence) ,推動了現代文明的公德自律(輪候有序)、體育精神(接受落敗) 、福利政策、人道援助……高度經濟化的香港當然未臻完美,但已長期穩定地展示高水平的道德情操,例如近年大專生曉得在飯堂進食後自行將飱盤放到收集處,顯示經濟發展的同時,道德學習步伐從未停頓。因少數學生涼薄說道德空間縮小,是以偏蓋全。
《冷文》又認為「另一種或許有助當代香港『超越人類道德底線』的社會力量,是以『法』代『義』,也就是中港政權推動的『依法管治』」。
常識告訴我們,法律的其中的一項本質,是將一些社會已有共識的道德價值、禁忌轉化為規令條文,讓公民遵守;除了殺人縱火是耳熟能詳的例子,倘若某人缺乏小學生也懂得的路不拾遺這種美德,拾遺不報,會被治罪(2014年12月24日「解款車馬路跌錢事件」)。傳統智慧告訴我們「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牧民》。縱使衣冠禽獸無法禁絕,但若果規令明確,則大體上社會長期安定可期,因此孔子說:「微管仲(法家早期思想家),吾披髮左衽已!」政府依法管治、公民遵守法律,本身正正就是體現道德,何來「去道德化」?
回顧人類歷史,尋求安居樂業的經濟化加速了印刷、電話、沖廁…等技術的發明、演化,帶動我們從羅馬帝國的鬥獸場、向美洲原住民傳播天花病毒的殖民時代,來到廢除奴隸制、嚴禁生化武器的現代。人類文明發展印證了「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道德、依法管治三者並肩邁進的客觀現實。
細閱《冷文》,其主旨似乎是批評政府於撤消議員資格、「東北」、「雙學」上訴案的取態和行動,尤其是「對16名無私地保衛東北社區的青年窮追猛打…熱心公益的青年朋友都投進監獄」。
無疑,許多市民(包括我自己)都替他們感到難過,但慨嘆、傷悲並不意味學者就可以混淆事理、隨意指責。上訴庭於「反東北示威加刑案」判辭中明確指出「案中各答辯人和數以百計示威者拉扯及推倒立法會外鐵馬,並以竹枝和金屬工具撬門,又大力地拉、推及踢玻璃門,整個衝擊長達30分鐘…亦有保安員受傷…如此大規模衝擊正進行會議的立法會是前所未見,可見本案嚴重性」(明報2017年9月12日新聞報導) 把熱心公益但魯莽恣意、違法傷人的青年投進監獄,此舉對道德正義絲毫無損。
《離文》說相對「國族認同」的「人心」是「吃喝拉睡、勞動玩樂」的「獸性」。且引用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人類勞動(經濟化的動物需求)、工作(科技管理)和行動(參與公共政治)的區分,批評香港當代的「經濟化」論述及被負面標籤的「政治化」,是「…嘗試取消『行動』,把港人推回只求溫飽這必需性的(獸性)動物層次」的「反政治化的文化大計」。
這裡有三點我們必須注意。第一,䑛犢情深也是獸性之一(請多看電視紀錄片) 。如果我們同意「國族認同」的「人心」是一種感情的現象,較合適的相對概念是「理智」;「獸性」一詞使整篇文章不當地低貶了尋求安居樂業的經濟化。
第二,且不論阿倫特的思想在哲學領域有爭議之處,其關於行動的重點眾所周知,是在公共地方有言論及與其他平等者共同進行非暴力活動的自由[Note 1] 。香港在這方面當然不是全球之冠,但相比已經立法強制社交媒體如Facebook, Twitter 24小時內刪除仇恨言論的德國 [Note 2],我們的寬鬆程度與大多數西方自由國家相距不遠;港府更準備接受網絡媒體加入採訪活動。市民從來沒有因經濟化而被削減了發表個人意見或參加抗議活動的機會。
第三,Politics「政治」一詞在現代社會一般是指以談判妥協解決衝突,
Realpolitik
則類似我國「縱橫家」遠交近攻、合縱聯盟的策略及「法家」「法術勢」三者之中的術 (下稱「政術」) ,而political是辨別朋友或敵人的思維、行動(下稱「政辨」[Note 3],但在香港都被通稱為政治。1997前後的港府一向着重民生的論述,政治討論是指如何妥協解決各項民生問題。然而,民主化速度的議論激化不同意見者以政辨撕裂社會,用政術彼此攻伐。倡議非/反政治化者旨在勸告各方放下政術、政辨,返回政治談判桌恢復討論民生問題而已。《離文》說經濟化及非/反政治化「把港人推回…(獸性)動物層次」是無理的推論、煽動的辭藻。
這兩篇文章混淆基本概念、無視歷史事實,卻出自大專院校老師手筆,教人感到難過。
Reference
[Note 1]
Reuters, “German
parliament backs plan to fine social media over hate speech”, June 30, 2017.
[Note 2]
Patricia Owens
(2007), “Between War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Thought of
Hannah Arend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te 3]
Carl Schmitt (1932),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