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報》文章(2019年11月15日A18頁) 足本
《「攬炒」的自毀毀人意識與「失敗學校」》
長沙灣政府合署在10月13日遭到第二次破壞(毀損玻璃窗門、塗污、縱火)。兩天後,我往其1樓的死亡登記處及火葬場組辦理一些文件,感謝辛勤工作的清潔同仁,地面入口大堂乾淨井然。
[Note 1]
協助市民辦理訂爐火化的「專業人士」於一輪繁忙工作後,在等待文件時,有四五位坐下來聊天,討論過去3天於訂立《禁蒙面法》後的警民衝突:
「…在破壞店鋪、餐館、銀行後,還要縱火,難到這些年輕人不怕一輩子坐牢? 」
「不是說了要『攬炒』嗎?
既然已準備同歸於盡,當然愈多人陪葬愈妙…」
「…人數如此之多,並且這麼齊心,這種集體自殺的想法從何而來?難道是從學校上課學來的? 」
這一問,教我猛然憶起塗爾幹的經典《自殺論:社會學的研究》(法文1897.英譯1951,2006)內的「脫序型失範性自殺」(Anomic Suicide) 。
塗爾幹(Émile Durkheim 1858-1917)主張以統計數據、社會事實分析社會現象,在法國創辦社會學大學課程(1887),創刊《社會學年鑑》(1898迄今),被尊為社會學三大奠基人之一。由於他的法文著作在英語學術界被忽略,牛津大學1991年成立英國塗爾幹研究中心(BCDC)推廣其思想。
[Note 2]
「失範性自殺」,簡言之,是社會價值的(突然)消失或模糊,因無所適從而產生的自毀、自盡。塗爾幹進行此項研究的時代背景,是宗教信仰及其相關道德受到自然科學發展的衝擊而萎縮;與此同時,學校教育未能為人們提供具充分非宗教理據的行為規範、指引。
現在香港抗爭者「攬炒」的自毀毀人意識或傾向,儘管在心理和生理上跟19世紀法國失範性自殺者情況有異,但一國與兩制之間的不明確平衡點及2047後一國兩制如何延續,已經導致年輕人對社會秩序與規範無所適從。塗爾幹的分析具有參考價值。
8月3日,一群示威者堵塞紅隧九龍入口,電視直播一位年輕人回答記者提問,說(大致意思):「我在1997出生,感覺只有50年的壽命,不知道2047後我的生活會怎樣…」
示威者「沒有未來,何必上學」這句話,最近亦被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引述,指出很多香港年輕人異常悲觀。
[Note 3]
在1997年,對30歲或以上的成年人來說,「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的具體內容,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有否信心是另一回事) 。
但對於那些仍是幼兒及2000後出生的兩代(一般稱為「90後」及「Z世代」),他們必須依靠長輩和老師的描述、視頻記錄…等,抽像地猜想97前日常生活方式是怎樣的,然後與自身經歷的社會狀況及規範進行比較,並基於現狀估計2047後的生活模式。
在這個求知及估計的過程中,這兩代年輕人遇到至少兩項難關。首先,香港在97後經歷了許多動盪不安的事件、兩極分化的爭議,部分人感到困惑、無所適從。
第二,在兩極分化的形勢中,有一些師長,由於持有某類政治價值觀和信仰,美化了97前的社會,並同時醜化了97後的管治;有意無意之間,引導年輕人培育出一種「今不如昔」的選擇性偏執。例子之一是只知道街頭熟食小販帶來的方便,卻看不到其衍生的衛生、鼠患問題。另例是以為97前自由的約束極小,且忽略了立法局長期由委任議員控制的事實。部分人因此對現狀,包括制度和規範,覺得厭惡。
強烈的厭惡感,不僅使他們感到沒有遵守法律的責任、為人設想的義務,而且使他們難以忍受沒有規範的沮喪。
家長如何訓誨子女,外人無從置喙。但老師如何影響學生的政治思維,可否幫助學生培養樂觀態度、積極取向,卻是一個公眾利益問題。
老師影響學生的政治取向並非罕見。兩位美國學者花五年的時間(2005-9),研究35所中學共1,001名學生,如何受到其老師的影響,選擇支持共和黨或民主黨,並在一些事件中採取某些政治立場。研究顯示,儘管教師應該保持中立,但現實是老師在上課時,經常使用「政治滲透」(political seepage) 的方法對學生產生影響,例如「諷刺性非難」、不着痕跡的「側附評論」(offhand comment) 等等(詳見Hess
and McAvoy 2015) 。
[Note 4]
香港沒有這類研究,但教師確實有能力影響學生的政治心態。本文的重點不是老師如何刻意塑造學生的政治取向,而是指出有些老師刻意低貶一國兩制作為一個規範的可信度、可靠度,引導學生以為其運作經常變化(如收窄自由度),今不如昔,前路茫茫…這種無所適從感覺,參照塗爾幹的研究,會引致失範性自毀傾向; 而學校教育的失敗會使這個傾向問題惡化。
不珍惜未來的攬炒主張,推動了大量中學生及畢業不久(受僱或仍在大專進修)的年輕人參與暴力騷亂活動。倘若有相當數量的暴動被定罪者,正就讀或畢業於同一所中學,則或多或少表明該校存在嚴重的教學問題,包括無法幫助學生認知及理解社會規範,反而引領學生培育悲觀絕望的態度、自毀毀人的意識。
在中學階段,「德智體群美」是教育的基本任務。但觸目所及:
校長被學生侮辱,道德倫理何在?!
輕信網傳信息,謠言止於智者何在?!
以眾凌寡,體育精神何在?!
倡議同歸於盡,群策群力何在?!
塗污校園,秀雅優美何在?!
如果一所中學有不少學生或畢業生五惡倶為,這是一所「失敗學校」(failed school) 。
罪成者數量可分為兩個水平。如果有3位暴動罪犯皆來自此校,教育局必須派督學詳細審查其教學情況。倘若有多達10位或以上暴動罪犯來自此校,這所失敗學校實際上正在傳播自毀毀人的意識,教育局應收回辦學權。
若不盡快整理教育界,香港經濟只會百業蕭條,唯殯葬業一支獨秀。
Notes
[Note
1]
東方日報2019年10月2日和13日新聞報導
打砸 塗鴉 縱火 長沙灣政府合署兩遭破壞
【本報訊】政府建築物在今次的示威浪潮中屢次成為襲擊目標,位於深水埗的長沙灣政府合署昨日至少兩度遭示威者大肆破壞及縱火,昨午示威者先打爆政府合署地下的玻璃窗,又用噴漆塗污牆壁,更以火槍縱火,觸發消防灑水系統,消防員其後趕至現場,防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驅散。而示威者於入夜後再到該政府合署縱火,消防員再到場撲救。
長沙灣政府合署已落閘,有黑衣人撬閘入內噴漆及放火,之後,大批防暴警察趕到駐守。深水埗警署內有裝甲車及水炮車。
[Note
2]
《自殺論:社會學的研究》(Le Suicide : Étude de Sociologie 法文1897.英譯1951,2006)
zh.wikipedia.org/wiki/自杀论
失範的自殺是社會價值的突然失去,無所適從而產生的自殺。
從社會原因〔病源學(aetiological classification)〕的分類(或稱「基本型」):
1.
利己型(egoistic)自殺
2.
利他型(altruistic)自殺
a)義務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obligatoire;obligatory altruistic suicide)
b)隨意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facultatif;optional altruistic suicide)
c)激烈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aigu;acute altruistic suicide)
「神秘型自殺」(suicide mystique;mystical suicide)
a)義務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obligatoire;obligatory altruistic suicide)
b)隨意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facultatif;optional altruistic suicide)
c)激烈利他型自殺(suicide altruiste aigu;acute altruistic suicide)
「神秘型自殺」(suicide mystique;mystical suicide)
3.
脫序型(anomic)自殺
4.
宿命型(fatalistic)自殺
zh.wikipedia.org/wiki/爱米尔·涂尔干
艾彌爾·塗爾幹(法語:Émile Durkheim;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又譯迪爾凱姆、杜爾凱姆等,是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與卡爾·馬克思及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社會學年鑑》創刊人,法國首位社會學教授。
British
Centre for Durkheimian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Note
3]
示威者堵塞紅隧九龍出入口半小時癱瘓交通
2019年8月3日
【Now新聞台】有示威者傍晚六時多,一度堵塞紅隧近收費亭出入口大約二十分鐘,有司機不滿示威者抗議行動影響交通,而有份堵塞紅隧的示威者表示希望行動引起關注,呼籲其他人周一罷工。
2019-11-10
std.stheadline.com/instant/articles/detail/1133450/即時-香港-引述示威者-沒有未來-何必上學-李顯龍-反映港青悲觀情緒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總理周日在行動黨大會上,引述香港示威者「沒有未來,何必上學」這句話,說明年輕香港人對香港政府的極度不滿。
李顯龍指,年輕香港人的焦慮和悲觀跟社會和經濟課題有關。「他們(香港)的年輕人覺得不論他們怎麽努力讀書或工作,前方都沒有更光明的未來。」
他又表示,台灣局勢相對和平,但人民還是悲觀的。最近的一項調查就發現許多年輕人不再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大多數台灣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更糟糕了,那種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正在削弱。」
李顯龍指,年輕香港人的焦慮和悲觀跟社會和經濟課題有關。「他們(香港)的年輕人覺得不論他們怎麽努力讀書或工作,前方都沒有更光明的未來。」
他又表示,台灣局勢相對和平,但人民還是悲觀的。最近的一項調查就發現許多年輕人不再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大多數台灣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更糟糕了,那種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正在削弱。」
[Note
4]
In their book, The Political Classroom: Evidence and Ethics in Democratic
Education, Diana E. Hess and Paula McAvoy offer guidelines to
these and other questions, using a study they conducted from 2005 to 2009. It
involved 21 teachers in 35 schools and their 1,001 students. Hess is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and McAvoy
is the program director at UW-Madison's Center for Ethics and Education.
McAvoy: What we
argue in the book is that what's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eachers create a
culture of fairness in the classroom. That means being fair and reasonable to
all the competing views that are in the classroom and that are being
represented in the public.
The practice that we found most troubling, from
the study, is what we referred to in the book as political seepage:
teachers who make sarcastic comments, who use
partisan humor. It's these offhanded comments that are
sort of biting and mean-spirited about the political climate that I think is
problematic.
Because it creates a climate not of fairness,
but it creates a kind of insider/outsider feeling.
If you get the humor that I just said or,
"Do you agree with me that that politician's a big
idiot?" That invites the most divisive parts of
the partisan climate into the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