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9, 2020

從 Bielefeld 史學觀 看文憑試題之三弊


我的信報文章(2020 519A12) 足本

Bielefeld 史學觀 看文憑試題之三弊





讓我們暫時放下對1900-45年中日關係情感,借鑒德國 Bielefeld 學派研究方法平心靜氣地了解,藉現代化帶動答題2020中學文憑試史科卷一第二題錯誤有多嚴重。
[Note 1]

二戰後,於研究回顧納粹德國興衰時西德史學者初期大多沿用傳統的研究方法亦即分析重要人物關鍵事件政治制度經濟周期天文地理等因素

牛津大學在悼辭譽為1945年後德國單一最有影響力的史學家 Hans-Ulrich Wehler (1931-2014, 2000年成為第八位德國人當選美國史學會名譽會員)倡導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整個社會的史發展 (total history of society)

他本人的300萬字五卷巨著德國社會史(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指出德國從1848年到威瑪共和時代(Weimar Republic 1918-33)現代化(Modernization) 落後於英美;其方法論主張則被稱為Bielefeld School

雖然Wehler 史學觀在香港不常見(我認識他是偶然在圖書館架上看到其21世紀初的衝突》中譯版2015 廣西漓江出版社)但他對現代化在史發展中的深厚研究對我們是次思考具有參考價
[Note 2]

之第一弊是對現代化作出誤導試題2a 明顯是引導考生資料C〉認同當年學生(國民)武備教育忽略「政法,造成妨礙現代化

史學(historiography)研究史進程中的現代化時,重點是一個文明(civilization) ,於
社區都市化
個人單獨化
組織理性化
市場金融化
信仰無神化諸種演變

其目的是描述其發展過程和覆蓋範圍的事實關連,而不是判斷它太快或太慢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衡量文明發展速度的標準,個文明都有自己的調和獨特的道路妨礙現代化」本身包含「拖慢「太慢主觀判斷誤導

須知道西歐文明現代化發展初期也倚重軍事武備為了在歐洲大陸擊敗對方並在海外爭奪殖民地荷蘭西班牙等列強率先軍事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特別是拿破崙的軍事改革)結果高效促成其政治經濟制度化現代化

試題引導考生相信當時的中國重武備教育忽略政法而必然妨礙現代化是違反客觀學習或分析史實嚴重誤導

之第二弊是提供信息片面不全。〈資料D〉展示民國政府抗衡袁世凱時,資金短缺;興向一家日本公司尋求貸款,並且用鐵礦做抵押。然後在試題2c 要求考生審視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

Wehler經常強調,通過使用不完整的資料來建立論據基礎是危險的。資料D〉一方面沒有確認日本政府或私人公司不會同時向袁世凱集團提供經費,另一方面提供興有否從其他來源獲得貸款,或日本的貸款佔借款總額比例等等的數據在這樣的背景下它實際上導致考生寫出偏好日本影響的偏差結論

之第三弊是相關性不足首先,日本當時推崇君主立憲制中國正走向共和制憲日本政法課程的相關參考價不清不楚其次使用鐵礦作為抵押只是一項商業交易,況別國公司也可能願意提供貸款

Wehler指出建立一項史因果關係發展比較的研究最理想的是通過符合社會科學要求的評估日本學校為中國學生提供政法課程日本企業向民國政府提供抵押貸款兩件事的背景和本質,與日本對中國的全面侵略同題討論相關性不足接近毫意義更經不起學術的考驗

Bielefeld 史學觀審視1900-45這一時期如果日本真的有意願促進中國現代化最佳時機是通過旗下長達13年的偽滿洲國193245至少在其管轄範圍建立一些有作用的東西但事實是什麼也沒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得準: 「只有弊沒有利。」 

整個試題未有提供有多方面平衡的充份資料引發所謂的利弊討論除了刪除它,沒有其他選擇  

(Bielefeld 史學觀不是唯一的方法學。任何人包括認為今年的試卷出得相當好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李家宏若能為試題找到立足點,敬請不吝賜教)
[Note 3]


Note for Reference
[Note 1]
hk01.com/社會新聞/473359/dse史科談中日關係-教育局指資料片面譴責考評局-傷害國民感情

2020年中學文憑試史科(世史科)今日(14日)開考。今屆卷一第二題舉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法,詢問考生是否同意此法,並須解釋答案。試題引來建制派議員及教育評議會批評。
教育局今日(14日)上發聲明,稱知悉今年文憑試的史科有試題附帶極為片面的資料,致試題具「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教育局對公開試中出現如此設計的試題深感遺憾,並予以譴責

[Note 2]
Wiki, Hans-Ulrich Wehler

Oxford Academic, “Hans-Ulrich Wehler: A Tribute”, 1 Sept 2015.
Hans-Ulrich Wehler, who died suddenly on 5 July 2014, aged 82, was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historian in post-1945 Germany. This was only in small part because his work served as a model for others. Indeed, his greatest achievement—the ‘societal history’ of Germany ( 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 DGG), published in five volumes and some three million words between 1987 and 2008—is a monument, not a model. What it did was establish a particular way of writing history— Historische Sozialwissenschaft Wehler called it—that explicitly used social science concepts, made clear its underlying values, engaged in sharp argument with other historians and was supported by massive historical detail. Once established, this approach occupied a central plac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German history.

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1987–) is Wehler's comprehensive 5-volume history of German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twentieth centuries. Each volume approaches historical processes from a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 organized under the themes of demographics, economics, and social equality. His detaile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supported by a vast body of notes and statistics sometimes obscures the larger context. Nonetheless, pattern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social fabric are emphasized. More than a historiographical synthesis of Ranke and Marx (envisioned by some German historians after the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I), Wehler's work incorporates Max Weber's concepts of authority,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strives toward a concept of "total history."

21世紀初的衝突》中譯版2015 漓江出版社
ISBN 978-7-5407-7591-9

[Note 3]
hk01.com/社會新聞/473324/dse2020-史科談中日關係-教評會斥資料片面-教師-指控不公
教協發聲明指,任何對教師專業的批評應建基於事實,更不應把教師的私人言論上綱上線,或肆意曲解教材或公開試試題的容,進而針對教師作出缺乏根據的攻擊。教協續指,該些針對教育界的攻擊,明顯是為將施政失誤引致的社會問題,推卸教育界,同時在教育界製造白色恐怖,要教育界噤聲,做法對不能接受。
教協理事、史科教師李家宏則認為,今年的試卷出得相當好,能配合科目的課程背景及目標,能考核學生關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動過程;當中第二題沒有「離題」,主要考核中日兩國之間在20世紀上半葉的互動過程。
李家宏指,世史科的課程目標是圍繞不同國家的互動進程,而非中國史科的「國家本義」,亦非單以中國角度出發。他指,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過程並非一成不變,題目涵蓋1900年至1945年,足足45年間的中國已經數個時期,而事實上中日關係是亦敵亦友,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對於教評會的法,李家宏認為部分人在捕風捉影,其法及批評只是建基於個人想法,而非將試卷當成是世史科的一部分看待,更將考題當成是茶餘飯後、樂化的話題,對編撰試題的考評人員來是不公平、不公道。他呼籲,各界人士不應用既有眼光看待本次考試


Tuesday, May 12, 2020

授課小學生英國為滅鴉片攻華 與黃色價值圈


我的信報文章(2020511A17頁頂) 足本
授課小學生 英國為滅鴉片攻華 與色價


閉門造車齊人攫金這兩個成語不僅適合於分析不符史實教學事件,而且有助理解色價

429-30日新聞報導一段小學二年級常識課網上教學片段中旁述鴉片戰爭時,稱「英國想以禁煙為理由派兵攻打中國。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呢?就是由於英國發現中國當時很多人吸煙,吸食煙草,這個問題相當嚴重,所以他們為了消滅這些叫做『鴉片』的物品,就發動了這場戰爭」。

相關小學收到投訴校長向家長發信:「經學校了解,確認當中部分容不正確而負責老師亦明白自己所講解的容資料有誤,本校向致歉」。
[Note 1]

鴉片戰爭之史在大中華地區不難搜尋中國史研究權威加州大學教授徐中約(Immanuel C. Y. Hsü)的名著《中國近代史》(牛津大學出版社1970, 至今已刷第六版 ) 向來史科的必修課本
[Note 2]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虎門的林則徐紀念館、海戰博物館等,均有大量的實物文獻數據現代化視像立體模型地圖可供參考

常識科老師不往公開詳盡的資料庫搜索史實選擇閉門造車然後向年幼小學生,傳授跟史實相反的假信息(disinformation),無大多數香港成年人對鴉片戰爭的史背景均有基本識,不顧慮遲早會被這種心態使人想起齊人攫金」的寓言

古代一個人,整裝戴帽到市集去;在賣金飾的店鋪,拿起金子便走。衙役把他逮住,問眾目睽睽之下,為何膽敢攫金;
答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耳
[Note 3]

上述兩個成語的共同重點是事者關窗閂把自己的心神(state of mind) 運行在封閉空間只看他想看的聽他想聽的做他想做的心神只專注於自己的意欲不理會其言行會給人造成什麼不良後果更不理會什麼專業守則法律規範利益

這種閉己現象在教育界並不罕見(請勿與自閉症autism 混淆)中文通識科工作紙或測試題,已多次白紙黑字被發現滲透仇警意識老師「擬之時,不見人,徒見

閉己現象常見於聲稱尋求自由民主的群體(開始時以傘作標記)
這類人戴上口罩,穿上黑衣,隱閉身份,然後
報文憑試場炸彈不理會別人上進的期盼;
車站堵塞道路不理會別人往返的需要;
投擲雜物障礙路軌,不理會造成別人的傷亡;
炸毀殘疾人士廁所,不理會導致別人的不便;
破壞檢疫診所屋苑,不理會社會控疫迫切;
反對財政救市法案不理會社會民生多艱;
閉己事者「蹂躪之時,不見人,徒見怨耳

在閉己的影響下這個孤芳自賞排他性強群體自行劃地為牢」這個十分形象化作象,創造色經濟圈」一詞。

他們倡議作出消費選擇時,優先考慮營業者的政治取向例如光顧某家食肆
不是因為廚藝的水平食材的品質服務的殷勤位置的方便,而是該店的政治立場。閉己的食客「用膳之時,不見人,徒見

有論者為這種行為類似保釣運動中抵制日本貨的口號,甚至跟最近杯葛購買澳洲的言辭相提無疑,抵制杯葛也有閉己傾向,既不可取亦無實效;但本質上是一種情緒化的短期言行

群體卻致力把他們的經濟圈概念化制度化;一些學者甚至試圖將其學術化、長期化,以便在年輕學生思維中播種。

擴闊一點看這個圈子的活動不限於消費行為其成員持有一系列類似的價在許多社會和政治運動中互相支持實際上已形成一個色價

自由民主演化出自我中心閉己排他特性,不足為奇美國9/11事件發生後,許多思想開明的知識分子尋根問底反思為何西方民主引發這麼多民族宗教道德衝突

在以色列著名學者Jose V. Ciprut領導的有關民主與道德的研究項目中,哲學教授 Richard Schuldenfrei指出民主有兩個道德缺陷,其中之一是自由善良優先(Freedom have precedence over Good)

或遲或早眾會將包含克己的自由扭曲成拒妥協節制的任意往低流的志向(Lower Aspirations)
[Note 4]

逐漸
從古典「人有自由在善與惡之間選擇
演化成現代「我有自由追求快樂(自我中心)
再沉淪為「我有自由追求指定的快樂和感官享受並消滅阻礙我追求快樂的異己(閉己排他)

這類例子多不勝數55日在美國一家超市,職員要求一名顧客進入時戴上口罩被拒,發生爭吵生氣的顧客丈夫跑進來槍殺了該名家有幼兒的員工(港稱私了)
[Note 5]

香港的形成從某某不代表我」開始,然後圍爐取暖,只與想法極度相近的人交流,也視看法才是真理,異類是「港豬」「大中華膠」。即使相近但非一致的,也被排除在外,例如強調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 (和理非非」)的是「左膠」

眼見這人一盤散沙,擅長玩弄身份政治的公共知識分子(包括學者、傳媒工作者),意識到畫一個較大的圈,有助凝聚維繫同路人,乃以黃色圈命名,成為相關值觀共同持有者的身份,且容易辨別敵(藍、紅)

雖然他們自稱以香港為家重視本土但實際上是毀家;除了堵路縱火破壞公物濫用私刑還有造謠洗腦831打死人」英國為消滅鴉片攻華就是當中的傑出作

借用《大學》篇關於格物致知的人格發展論色價圈帶給香港社會
「格致閉歪心惡意黑身毀家叛國亂天下」
[Note 6]

Notes for reference

[Note 1]
429
陳女士表示,昨日與孩子一起觀看小二常識的網課視頻,發現授課教師講到鴉片戰爭的起因,描述「英國想以禁煙為理由派兵攻打中國。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呢?就是由於英國發現中國當時很多人吸煙,吸食煙草,這個問題相當嚴重,所以他們為了消滅這些叫做『鴉片』的物品,就發動了這場戰爭。」

430
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00430/s00001/1588221138751/鴉片戰爭教學片旁述被指有誤-可立小學發信向家長致歉
相關片段取自該校小二常識課網上課堂,當中旁述講及鴉片戰爭源由時,稱當時英國發現中國很多人吸食煙草,英方為了消滅鴉片,故向中方發動鴉片戰爭。片段在網上流傳,惹來批評認為有關講法不符史實。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校長昨向家長發信,稱校方確認片中部分容不正確,已重新整理有關材料,而負責教師亦明白其講解容資料有誤,校方向家長致歉。

[Note 2]
徐中約 Immanuel Chung-Yueh Hsü (1923–2005)

Immanuel C. Y. Hsü (1970),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six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te 3]
《齊人攫金》
列子:符篇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耳.」

從前齊國有一個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場上去。他去賣金子的地方,趁機搶了店主的金子離開。衙役把他逮住了,審問他:“人都在那裡,你搶別人的金子,這是為什麼?”齊人回答他:“我搶金子的時候,沒有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

[Note 4]
Jose V. Ciprut (ed.) (2008), “Ethics, Politics and Democracy: From Primordial Principles to Prospective Practic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Ch. 12: The Problem of a Democratic Ethic, by Richard Schuldenfrei, p.273-292.

“…In a classic liberal democratic society, it is essential that freedom have precedence over particular conceptions of the good … appeals for higher aspiration — which are tantamount to appeals for a sort of shared notion of the good — are very likely to clash with this conception of freedom, for this vision of freedom concretizes itself as a resistance to any shared notion of the good; so to allow for indefinitely great individuality is likely to be regarded as a blatant infringement on freedom… To propose a consensus over aspiration to a democratic populace such as we hav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is not just to do unpopular work, it is perhaps factually to conflict with our notion of freedom…

“,,, about the price of modern democratic life … that the lack of agreement on elevated aspirations is simply part of the price.   Some would say that individual liberty and material progress more than make up for the otherwise lowered aspirations…” (p.280)

Jose V. Ciprut
Richard Schuldenfrei

Despite the school's small size, Swarthmore alumni have attained prominence in a broad range of fields. Graduates include five Nobel Prize winners (as of 2016, the third-highest number of Nobel Prize winners per graduate in the U.S.),[13] 11 MacArthur Foundation fellows, 30 Rhodes Scholars, 27 Truman Scholars, 10 Marshall Scholars, 201 Fulbright Grantees, and many noteworthy figures in law, art, science, academia, business, politics, and other fields.

[Note 5]
May 5
Calvin Munerlyn, a father of nine, was gunned down after turning a customer away for trying to enter a Family Dollar in Michigan without a mask, according to authorities.
[Note 6]
《大學》
格物 致知 正心 誠意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