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報》文章(2020年
5月19日A12頁) 足本
《從 Bielefeld 史學觀 看文憑試題之三弊》
讓我們暫時放下對1900-45年中日關係的情感,借鑒德國史 Bielefeld 學派的研究方法,平心靜氣地了解,藉「現代化」帶動答題的2020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卷一第二題之錯誤有多嚴重。
[Note 1]
二戰後,於研究及回顧納粹德國興衰時,西德歷史學者初期大多沿用傳統的研究方法,亦即分析重要人物、關鍵事件、政治制度、經濟周期、天文地理等因素。
被牛津大學在悼辭譽為1945年後德國單一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
Hans-Ulrich Wehler (1931-2014, 2000年成為第八位德國人當選美國歷史學會名譽會員)倡導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整個社會的歷史發展
(total history of society)。
他本人的300萬字五卷巨著《德國社會史》(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指出,德國從1848年到威瑪共和時代(Weimar
Republic 1918-33)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 落後於英美;其方法論主張則被稱為Bielefeld School。
雖然Wehler 的史學觀在香港不常見(我認識他,是偶然在圖書館架上看到其《21世紀初的衝突》中譯版2015 ,廣西漓江出版社),但他對現代化在歷史發展中的深厚研究,對我們是次思考具有參考價值。
[Note 2]
試題之第一弊是對「現代化」作出誤導。試題〈2a 〉明顯是引導考生,從〈資料C〉認同當年的留學生(及國民)着重「武備、教育」,忽略「政法」,造成「妨礙現代化」。
在史學(historiography)中,研究歷史進程中的現代化時,重點是一個文明(civilization) 的內函及價值觀,於
社區都市化、
個人單獨化、
組織理性化、
市場金融化、
信仰無神化…的諸種演變。
其目的是描述其發展過程和覆蓋範圍的事實及關連,而不是判斷它太快或太慢。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衡量文明發展速度的標準,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步調和獨特的道路,「妨礙現代化」本身包含「拖慢了」、「太慢了」的主觀判斷、誤導。
須知道西歐文明現代化發展初期也倚重軍事武備。為了在歐洲大陸擊敗對方並在海外爭奪殖民地,法、英、荷蘭、西班牙等列強率先「軍事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特別是拿破崙的軍事改革),結果高效促成其政治及經濟制度化、現代化。
試題引導考生相信當時的中國,因着重武備、教育,忽略政法而必然妨礙現代化,是違反客觀學習或分析史實的嚴重誤導。
試題之第二弊是提供的信息片面、不全。〈資料D〉展示民國政府抗衡袁世凱時,資金短缺;黃興向一家日本公司尋求貸款,並且用鐵礦做抵押。然後在試題〈2c 〉要求考生,審視「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
Wehler經常強調,通過使用不完整的資料來建立論據基礎是危險的。〈資料D〉一方面沒有確認日本政府或私人公司不會同時向袁世凱集團提供經費,另一方面未有提供黃興有否從其他來源獲得貸款,或日本的貸款佔借款總額比例等等的數據。在這樣的背景下,它實際上導致考生寫出偏好日本影響的偏差結論。
試題之第三弊是相關性不足 。首先,日本當時推崇君主立憲制,中國正走向共和制憲,日本政法課程的相關參考價值不清不楚。其次,使用鐵礦作為抵押只是一項商業交易,況且別國公司也可能願意提供貸款。
Wehler指出,建立一項歷史因果關係、發展比較的研究,最理想的是通過符合社會科學要求的評估。日本學校為中國學生提供政法課程、日本企業向民國政府提供抵押貸款,兩件事的背景和本質,與日本對中國的全面侵略同題討論,相關性不足,接近毫無意義,更經不起學術的考驗。
從 Bielefeld 史學觀審視1900-45這一時期,如果日本真的有意願促進中國現代化,最佳時機是通過旗下長達13年的「偽滿洲國」(1932-45),至少在其管轄範圍內,建立一些有作用的東西,但事實是什麼也沒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說得準而確: 「只有弊沒有利。」
整個試題未有提供有多方面平衡的充份資料引發所謂的「利弊」討論,除了刪除它,沒有其他選擇。
(Bielefeld 史學觀不是唯一的方法學。任何人,包括認為今年的試卷出得相當好的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李家宏,若能為該試題在治史之學找到立足點,敬請不吝賜教。)
[Note 3]
Note for Reference
[Note 1]
hk01.com/社會新聞/473359/dse歷史科談中日關係-教育局指資料片面譴責考評局-傷害國民感情
2020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世史科)今日(14日)開考。今屆卷一第二題舉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詢問考生是否同意此說法,並須解釋答案。試題引來建制派議員及教育評議會批評。
教育局今日(14日)晚上發聲明,稱知悉今年文憑試的歷史科有試題附帶極為片面的資料,致試題具「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教育局對公開試中出現如此設計的試題深感遺憾,並予以譴責。
[Note 2]
Wiki, Hans-Ulrich
Wehler
Oxford
Academic, “Hans-Ulrich Wehler: A Tribute”, 1 Sept 2015.
Hans-Ulrich Wehler, who died suddenly on
5 July 2014, aged 82, was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historian in post-1945 Germany. This was only in small part because his work served as a model for others. Indeed, his greatest achievement—the ‘societal history’ of Germany ( 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 DGG),
published in five volumes and some three million words between 1987 and 2008—is
a monument, not a model.
What it did was establish a particular way of writing history— Historische Sozialwissenschaft Wehler called
it—that explicitly used social
science concepts, made clear its underlying values, engaged in sharp argument with other
historians and was supported by massive historical detail. Once established,
this approach occupied a central plac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German history.
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 (1987–) is Wehler's comprehensive
5-volume history of German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twentieth centuries. Each
volume approaches historical processes from a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
organized under the themes of demographics, economics, and social equality. His
detaile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supported by a vast
body of notes and statistics sometimes obscures the larger context.
Nonetheless, pattern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social fabric are
emphasized. More than a historiographical synthesis of Ranke and Marx
(envisioned by some German historians after the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I),
Wehler's work incorporates Max Weber's concepts of authority,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strives toward a concept of "total history."
《21世紀初的衝突》中譯版2015 ,漓江出版社
ISBN 978-7-5407-7591-9
[Note 3]
hk01.com/社會新聞/473324/dse2020-歷史科談中日關係-教評會斥資料片面-教師-指控不公
教協發聲明指,任何對教師專業的批評應建基於事實,更不應把教師的私人言論上綱上線,或肆意曲解教材或公開試試題的內容,進而針對教師作出缺乏根據的攻擊。教協續指,該些針對教育界的攻擊,明顯是為將施政失誤引致的社會問題,推卸教育界,同時在教育界製造白色恐怖,要教育界噤聲,做法絕對不能接受。
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李家宏則認為,今年的試卷出得相當好,能配合科目的課程背景及目標,能考核學生關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動過程;當中第二題沒有「離題」,主要考核中日兩國之間在20世紀上半葉的互動過程。
李家宏指,世史科的課程目標是圍繞不同國家的互動進程,而非中國歷史科的「國家本義」,亦非單以中國角度出發。他指,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過程並非一成不變,題目涵蓋1900年至1945年,足足45年間的中國已歷經數個時期,而事實上中日關係是亦敵亦友,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對於教評會的說法,李家宏認為部分人在捕風捉影,其說法及批評只是建基於個人想法,而非將試卷當成是世史科的一部分看待,更將考題當成是茶餘飯後、娛樂化的話題,對編撰試題的考評人員來說是不公平、不公道。他呼籲,各界人士不應用既有眼光看待本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