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報》文章(2021年3月9日A18頁)
自行刪減字數至2,000(上限)投稿前版本
《邀張炳良、羅致光回巢整改 民主黨或有一線生機》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2731956
身份政治再有新把戲。按其演繹,我實際上不是中國「國民」,僅「臣民」而已;且公民意識欠成熟(不支持普選),既沒資格當香港市「公民」,也不能自稱潮州市「公民」。但曾經是緬甸「國民」的她,拒絕成為「臣民」後,由於公民意識成熟,有資格自稱是仰光市「公民」。因為據此說「…最初的公民概念就是從古希臘的城市公民(municipal citizen)發展而來」(*** 找不到相關知識,似乎是此說之作者誤解了municipality(市政)的概念)。
倘若讀者對上列稱謂感到有點彆扭,便會較容易明白,時事評論員沈舟的2月22日《明報》文章《國民之惑與公民之痛》(下稱〈沈文〉),如何衝撞張炳良的忠告:「慎防把國家與本土對立起來」;及如何間接地揭示民主黨深陷於身份政治的泥沼中,不能自拔,須要有人來幫一把的原因。
[Note 1]
古代「雅典公民」、「羅馬公民」是等級制的身份。其中兩項特徵分別是,公民有權蓄養及買賣奴隸、有特定義務(例如納稅、當兵)及特權(例如訂立合同、出任公職) 。請注意,不是所有的雅典居民、羅馬居民都擁有這種公民地位。
歐洲封建時期,非奴隸的「子民」(Subjects)
基於軍功或其他成就、貢獻,更可被冊封為貴族。隨着民族國家的興起,在該國出生或具有法定永久居住權的成員,一般被稱為「國民」(Nationals) 。
簡言之,村民、鄉民、市民、國民是居於某地的血肉之軀。公民、貴族(子孫或可繼承某些遺產、頭銜) ,用現代語言來表達,則是一種(抽象的)法律地位或概念。
雖然國民必然具有公民的法律地位(另例是合法註冊的已婚男女具有「配偶」這個法律地位) ,但國民的日常用法較宏觀、富情感。所以人們會說: 服兵役是國民義務,不會說: 保持街道清潔是國民義務,而是微觀、客觀地說: 保持街道清潔是公民責任。
〈沈文〉認為「中共執政70多年來,從未實行過公開公正的普選…從自由主義傳統看中國『公民』,更是徒有其名…」由於不能滿足某些〈沈文〉指定的政治要求,所以國人「…名曰『國民』,實為『臣民』…」反而,如果某市居民的公民意識成熟,例如香港,則港人為免成為臣民,不自視為中國國民,自稱「香港(市)公民」沒有錯。
民主黨於愛國愛港、支持一國兩制的成員轉趨低調,或一個接一個離開後,多年來被鷹派把持。其特徵之一,就是刻意地玩弄,或無意中混淆,國民和公民之間的關係。
尤其是向本土流派靠攏時,一方面放棄對國民情感的投入,另一方面強調具分離意識的所謂香港公民身份。甚至像〈沈文〉般,把抽象概念具體化,詰問政府「…將如何應對『公民們』洶湧而來的權利訴求?」 (***幸好不是『配偶們』的權利訴求」! 很難理解《明報》編輯為什麼敢發表這篇〈沈文〉!)
長期玩弄「香港人或中國人」的身份政治,結果當然是玩火自焚。
香港是中國境內的一個行政區,所有參政團體及個人的負責任目標,必然是在「以身為中國國民為榮」的前題下,憑獨特明智的分析,建設性地參加立法和行政部門的決策工作(詳見拙文:
《請民主黨考慮加入特區「聯合政府」》刊2016年10月20日、
《議員擔任司局長六大優點》刊2016年11月23日、
《胡志偉 能否找一條活路給民主黨? 》刊2017年9月22日、
《回流港人 與 民主黨的2047政治價值》刊2018年12月18日。
[Note 2]
羅致光作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抗拒民粹情緒高漲的派錢要求、積極維護老年服務的資源配置、宣誓忠誠服務國家及一國兩制,是值得民主黨年輕成員學習的榜樣。
張炳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2012-7)一篇2020年討論「尋求政治重建的第三條路」的文章,擲地有聲,是值得民主黨年輕成員深思的筆札。
[Note 3]
張、羅兩人兼具理論實踐與決策思慮的豐富公共行政經驗,是難得的優秀政治顧問。面對即將來臨的選舉制度大變革,民主黨邀請他倆及一些前黨友回巢整改,至少有三個好處,包括真摯了解特區政府的本質、恢復鞏固愛國愛港的定位、更新設立培養人才的機制。
張炳良在其文章,除了倡議「發展良性的反對派政治」,還剖析了身份政治的絡脈,勸告朋友們須「慎防把國家與本土對立起來」。
而反對派經常提及的另一個對立,即所謂的「政府與公民社會對立」,本文嘗試作簡短的反駁。期盼民主黨參考之後,對於邀請曾在政府任職的張、羅,持較開放的態度。
亞當·福格森(Adam Ferguson 1723-1816)不僅是與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90) 並肩砥礪前行的知交,也是現代社會學先行者之一的蘇格蘭歷史學家,其1767年出版的《文明社會史論》對後世影響深遠。
[Note 4]
福格森論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早期譯為文明社會,但現在通常被稱為公民社會)的形成,乃出於人類的自發及理性行為。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社會狀況不斷被改善、打磨 (polished) 。
政府作為社會的體制之一,其制度不會也不應該是一個指定設計的產物;它由不同的社會成員互動塑造,隨時空變化,以滿足不同的需要、推動多元的進步,兩者沒有對立。而對公民社會的最大危害威脅,是不正當的商業競爭。
福格森指出跟境外群體之間的競賽和戰爭,對於導向公民社會及其政治制度如何演變有關鍵影響(I: sect IV) 。
參考這點來分析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激烈競爭,理性明智的民主黨人可以理解,卓越非凡的高效率對這兩個社會及其政府有多重要;也可明瞭高效率的追求和維持,如何塑造港、新社會及其政府結構。
曾在特區政府任高職的張炳良、羅致光,除了有能力改革及重組民主黨,還能藉其經驗,一方面解釋外來競爭對特區政府的壓力,另一方面帶領年輕黨員走出身份政治的迷宮,服務香港,服務祖國,以身為中國國民為榮。
Notes for Reference
[Note 1]
《明報》2021年2月22日
news.mingpao.com/pns/觀點/article/20210222/s00012/1613931883133/沈舟-國民之惑與公民之痛
[Note 2]
《信報》許劍昭
《請民主黨考慮加入特區「聯合政府」》刊 2016年10月20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414823
《議員擔任司局長六大優點》刊2016年11月23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439463
《胡志偉 能否找一條活路給民主黨? 》刊2017年9月22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662938
《回流港人 與 民主黨的2047政治價值》刊2018年12月18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2017768
[Note 3]
《明報》2020年8月12日
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200812/s00022/1597054209964/在死局和虛局之間-尋求政治重建的第三條路(文-張炳良)
[Note 4]
Wiki, Adam Ferguson 1723-181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m_Ferguson
zh.wikipedia.org/wiki/亚当·福格森
Adam Ferguson ([1767] 1995),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in F. Oz-Salzberger (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1767
Full text free download
https://oll.libertyfund.org/title/ferguson-an-essay-on-the-history-of-civil-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