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報》文章(2025年3月5日A14頁) 刊登後的改良加長版***
《美歐對撼壯大西歐右翼 北京或遇兩大難題》
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4014174/美歐對撼壯大西歐右翼+北京或遇兩大難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記者鏡頭前跟美國正副總統爆發激烈爭吵後,在倫敦獲得西歐當權菁英的廣泛支持;但那些以為美歐關係緊張能為中國帶來利益的想法,乃一廂情願而已。
[Note 2]
近期多項民調顯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歐洲民眾正迅速減少,反對援烏的右翼政黨的支持率則節節上升,例如2月民調顯示,英國改革黨支持率高達 25%(工黨 24%、保守黨 22%);而這些民眾及右翼政黨才是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講話的真正目標聽眾,那些坐在會場內的二戰後長期管治西歐「新自由主義」菁英只是協助產生震驚場面的配角。
[Note 3]
細閱這篇2,788字的演講稿,萬斯首先質疑由美國「資助和支持」(we fund and support)的民主價值觀,在歐洲是否被保持於高水平。被列出的錯誤行為包括: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政府要求社交媒體封鎖執政者不喜歡的觀點;
在瑞典,一名基督教徒因焚燒《可蘭經》而被定罪;
在英國,一名男子因在墮胎診所外默默祈禱而受到懲罰;
在羅馬尼亞,總統選舉僅因來自鄰國(俄羅斯)的可疑干涉而被取消;
在會議現場,代表所謂民粹主義政黨的議員更被禁止參加。
這些言論明顯地指稱右翼人士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故此,他嚴厲譴責歐盟正在「摧毀民主……製造一場危機」。
在2月14日已經親身會見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領導人魏德爾的萬斯,接着明言華盛頓來了一位新主管( a new sheriff in town) ,除了政策與拜登政府相反,還期待歐洲效仿特朗普的施政方針、跟隨特朗普的民主取向。
[Note 4]
形像一點來說,此次會議是西方內部兩股勢力的對撼。
左側是主宰北約的新自由主義者,成員包括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及西歐統治菁英。
在右側的是剛剛成功降服共和黨、能夠主導聯邦最高法院、清脆地擊敗民主黨的特朗普團隊。
特朗普不僅敢於與歐盟對抗,還會試圖肅清殘留的新自由主義者,另以迅速崛起的右翼政治力量取而代之,確立其意識形態在西方的正統地位(詳見拙文《「特朗普版西方」對撼「北約版西方」》刊《信報》2025年1月7日) 。
在網絡社交媒體流行之前,歐洲右翼涉及縱火、槍擊的暴力行動屢見不鮮,因而被貼上了極右翼、激進右翼的標籤。其支持者亦被完全禁止在主流媒體上發言。
但自從奧巴馬政府支持的「阿拉伯之春」運動製造無盡的混亂,導致大量敘利亞和北非難民外流後,移民的到來取代了反猶太主義,成為歐洲右翼的主要議題。
右翼組織透過網絡社交媒體,吸引那些不喜歡穆斯林作鄰居的普通國民加入他們的圈子;進而擴闊關注議題至農工商業全球化影響下的民生及工作、個人主義極端化影響下的人際關係及傳統習俗。
三位學者對三個國家於2000至2007年的極右活動進行了全面研究,部分調查結果見表一、表二。此間有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右翼活動在21世紀初期的美國和意大利,涉及暴力的已經下降到約三分一,在德國更只有15%;很大程度上柔化了往昔的暴戾形象,使他們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第二,右翼努力要引起大眾關注的議題,已很少涉及猶太人或敵對性種族歧視;而是關於治理政策不善、工作類型減少、文化生活差異、種族共融難度。
他們的倡議逐漸獲得民眾的廣泛支持,這些組織則出現政黨規模化、行動溫和化的演變。
儘管長期被主流媒體邊緣化,現實是意大利的右翼政黨已經執政。在法國,右翼總統候選人2022年獲高達 41.5% 的選票(2017年 33.9%)。在荷蘭、瑞典等國,右翼力量雖然還未取得絕對多數,但已逐漸成為議會中第一或第二大政黨。
[Note 5]
在德國,另類選擇黨今年2月以史無前例的20.8%得票率躍居第二大黨,較2021年的10.4%增加一倍。馬斯克更在網上發文說:「恭喜魏德爾!按照這種增長速度,AfD將於下次大選成為多數黨。」
[Note 6]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或會遇到兩大難題。
首個困難是西歐右翼政治力量對異族的態度。
儘管他們並不敵視亞、非、拉民族,但其強硬的反全球化立場和強調「我們與他們」(us-vs-them) 間的種族文化身份差異觀念,教他們更傾向於跟其他族群於政治及經濟上保持較遠的距離,阻礙中歐文化交流和貿易互補的發展。
第二個困難是讓中國陷入西歐左右翼政府輪流執政的兩難境地。
無論誰掌權,在野政治力量或會將艱苦達成的經濟協議視為北京取悅當權一方的結果,一旦另一方掌權,取消協議的機會很高。意大利右翼政府在2023年退出前政府於2019年同意參加「一帶一路」的計劃就是一個例子。
[Note 7]
中國外交部門人才濟濟,當然可以找到一些方法來處理。但本文認為,無論是特朗普版西方,還是北約版西方,整個G7七國集團已經陷入了內耗內鬥的惡性循環,其市場規模增長、創新能量潛力已經放緩,不值得北京在這個陣營配置超權重(overweight)的資源。
因為當愈來愈多西歐右翼政治力量能夠在議會中影響公共政策,甚至上台執政,*** 美歐關係便不會像現在這般糟糕。
我們必須用動態的模式來分析美歐關係。
本文預測,目前被特朗普激怒的西歐新自由主義菁英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會為國內帶來沉重的財政和軍事負擔,結果是將更多選民推向右翼一方,因此,10年內右翼政治力量會在法國、奧地利、德國、荷蘭、瑞典、英國其中至少一國掌握政權。當西歐逐漸變天,在特朗普的繼任者團隊控制下的美國與右翼西歐關係將會變得更緊密、更互信、更排外。***
今年初,沙地阿拉伯宣布發展量子經濟、量子生態系統,阿聯酋則進一步提升太空任務計劃,東盟也制定了2030年人工智慧發展願景……全球南方前景秀麗,更值得中國配置超權重資源與他們深化合作。
[Note 8]
Notes
[Note 1]
Manuela Caiani,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Claudius Wagemann (2012), “Mobilizing on the Extreme Ri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amazon.com/Mobilizing-Extreme-Right-Germany-United/dp/0199641269
[Note 2]
2025 0301 AP
“What they said: Trump,
Zelensky and Vance’s heated argument in the Oval Office”
2025 0302 CNN
“Zelensky to meet King
Charles and European leaders in UK after nightmare Trump meeting”
https://edition.cnn.com/2025/03/02/europe/ukraine-russia-zelensky-starmer-summit-intl/index.html
2024 1202 China Daily
法国学者:未来四年,特朗普可能把欧洲“推”向中国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2/02/WS674d1bfca310b59111da6754.html
2025 0224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content/要聞港聞/odn-20250224-0224_00184_001/坦言集:歐洲的機會
[Note 3]
2024 0223
2025 0225 YouGov
YouGov Westminster voting
intention (23-24 Feb 2025)
https://yougov.co.uk/politics/articles/51678-voting-intention-ref-25-lab-24-con-22-23-24-feb-2025
[Note 4]
2025 0214
The Telegraph
“JD Vance’s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speech in full”
2025 0214 France24
“Vance meets leader of
German far-right AfD, attacks European ‘firewalls’ against populism”
[Note 5]
2022 0926 CBS
“Italy votes in its most
right-wing government since WWI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2_French_presidential_elec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7_French_presidential_elec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ert_Wilders
In the 2023 Dutch general
election, the PVV won a quarter of the seats and became the largest party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71]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ion were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biggest political upsets in Dutch politics since World War
II"
2022 0915 CNBC
“Right-wing parties win
Swedish election in historic political overhaul”
[Note 6]
2025 0225 《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660698/日報-國際-德保守派勝選-默茨勢任總理
另類選擇黨在德東(前東德地區)的優勢顯著,得票率排第一達34%,幾乎是在德西(17.7%)的兩倍,凸顯儘管德國統一已30多年,東、西仍涇渭分明。魏德爾呼籲組成中右翼政府,表示願意與默茨合作。但默茨勝選後重申不與極右派組閣。
特朗普恭賀德國保守派勝出,稱「對德國、對美國而言偉大的一天」。他在社交媒體發文說:「跟美國很像,德國人民也厭倦沒有常識的施政理念,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議題上,這種情況已經盛行那麼多年了。」馬斯克在選前已多次於旗下社交平台X替另類選擇黨宣傳,被指干預德國大選,他昨日在網上發文說:「恭喜魏德爾!按照這種增長速度,AfD將於下次大選成為多數黨。」
[Note 7]
2023 1204 CSIS
“Italy withdraws from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ttps://www.csis.org/analysis/italy-withdraws-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
[Note 8]
2025 0106 Quantum Insider
“Saudi Arabia lays out its
strategic vision for the Quantum Era”
UAE Space Agency
“Initiatives and Project”
https://space.gov.ae/en/projects-and-initiatives
ASEAN Foundation
“AI Ready ASEAN”
https://www.aseanfoundation.org/ai_ready_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