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6, 2017

曖昧的「民間自治」、曖昧的知識分子

我的信報文章(2017714A20) full version

回應柯衍健:曖昧民間自治曖昧知識分子

新力量網絡(新力量)研究員柯衍健20年來中央、港府與市民未能共同進退,反映一國兩制未能帶來有效管治。議在文化新技術糧水三方面,讓關心社會的團體…主動介入公共事務的民間參與…以民間自治來回應不同的政策問題和挑戰。(香港未來需要民間自治(信報27/6/2017)

乍看民間自治以為是類似1789年法國革命後或1871年的巴黎公社;細看是倡議自耕自食露天市集(新力量網頁插圖) 自學自創的生活方式但文章末部突然說:學民思潮是高度組織化的學生團體…懂得設立清晰的目標、清楚的部門分工、有效的決策機制。

拐一個彎改一個名用民間自治向公眾推銷倡議自決學民思潮十分曖昧柯衍健到底是支持自決,想幫助學民在港獨聲音式微情況下尋求突破;或是根本不支持自決,但嘗試找一種新的發展方式予學民?

環顧四周大量公共知識分子包括學者評論員媒體編輯記者港獨的態度都有某種程度曖昧,旺角暴動(三人因暴動罪成判囚,故稱之為暴動) 最能突顯這一點。而新力量成員代表性例如副主席楊庭輝這樣:旺角爆發騷亂後,有頗多朋友責怪筆者迄今仍沒有就事件表態。不過,在政治哲學上,非政府持份者使用武力是否合理?實屬無窮無盡的辯論。(《阻港府胡鬧 和派有責20/2/2016)

陳智傑:姑勿論大家如何評價旺角騷動,擺在眼前的現實是,類似的勇武抗爭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不管你認同或不認同勇武派,他們總可讓你的政治工程、政策和日常運作火頭處處。(《旺角騷動預示群眾運動褪色16/2/2016)

立場明確的只有周日東:再次重申,筆者無意為港獨背書 (壓迫愈大 離心愈大22/3/2016) 主席呂大樂於嚴正譴責暴力後,着本土思想:年輕一代的焦點則在於…文化與身分認同…(《年輕人看一國兩制: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 5/5/2017) [註一]

我認為不單是年輕一代中年知識分子同樣有呂大樂文化與身份認同的苦惱

心理學和社會學一向都有研究自我 (Self) 他者(Other) 之間的自1990年起影響無遠弗屆亨廷頓文明衝突論9/11事件吸引了一些政治學者深入探討身份政治

這些研究二戰後歐美主流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從政者,或出於善心或因為政治利益積極地推動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等價普世化(Liberal Universalism) ;除了批評其他政府專制,也矮化了其他文明體系不符合西方標準感到有使命和責任拯救改變他們逐漸形成西方/其他(West/Rest)我們/他們(us/them)自我/他者身份性對

這種對立使西方知識分子不願也不能理解他者的觀點體恤他者的局限對方反擊更會誇大他者的本性(Otherness)  他者塑造為敵人例子包括哈佛學者Michael Sells論證亨廷頓和大批學者如何選擇性地闡釋伊斯蘭文明把穆斯林他者化(2003);英國學者Neil MacMaster論證法國人如何阿爾及利亞移民他者化(2003);挪威學者Iver B.Neumann論證西方自由主義者如何俄羅斯他者化(1999);美國學者James Shanahan Michael Morgan論證電視劇如何透過性別種族刻板印象(stereotypes)把價值觀和信仰不同者他者化動用英雄的暴力來解決分歧(2017)…最終造成近20年全球血腥的文明衝突,由於所謂落後野蠻的文明(伊斯蘭、俄羅斯、中國)屢勸不改且日漸壯大促成西方社會右翼思維冒起反對造成自由普世主義政策要求家自掃門前雪以我為主以我為先…

香港沒有類似的研究但到可見一些公共知識分子教師年輕人也因為受自由普世主義影響加上儒家君子小人論牽動刻意以求異不存同態度通過報章電視電台網上論壇學校課堂等把中央政府人民他者化,例如普通話」講甚至用(新力量成員王慧麟尤其突出);他寫體字我寫正體字;不文明禮樂崩壞是蝗蟲有禮守秩序(但繁忙時段乘地鐵時後揹大背囊前掌智能手機大模斯樣佔用兩人空間);以排他性極強的態度狹隘地聚焦在所謂土價更因為欠缺宏觀視野,無領會國家現時管治哲學中「抱法處勢」和生命政治優點[註二] 

近兩年,更有激進的右翼港獨用某些條件(例如粵語口音不標準) 把部分港人者化,引發評論員志森教育大學研究員王潔瑩討論「誰是真.香港人」,情何以堪?

目前,胆大(右翼)者要求以我為主的港獨以我為先自決;審慎(自由普世主義)者則進退兩難一方面要面對現實另一方面同樣他者感覺言辭隱晦態度曖昧但暗中港獨推波助瀾他們除非用非儒角度重讀國學習百家思想接受多元文化否則很難消除普世唯我獨尊的迷戀,亦無法擺退兩難困境

所有立場鮮明者得我們尊重因為大家可以通過公開嚴肅的辯論讓公眾加深了解港獨的本質最可怕的是曖昧者而非、白馬非馬美麗包裝論調避過公開辯論吸引群眾支持

早兩三代長輩耕田打井縫紉織衣自烹自飪騎自行車鄰里守望相助仍然歷歷在目國人向有民間自律保的樸實文化柯衍健香港承傳這優良的國家傳統得讚賞但扯至自治學民,則不知所云

[註一]
文摘或多或少有斷章取義請讀者讀原文

[註二]
請參考本土派錯讀華夏文化 (信報 22/3/2016) 及其他拙文

Notes for reference

[1] Emran Qureshi and Michael A Sells, “Introduction: Constructing the Muslim Enemy”(p.1-29), and
Neil MacMaster, “ Islamophobia in France and the ‘Algerian Problem’ (p.288-309),
in Emran Qureshi and Michael A Sells (eds)(2003), The New Crusades: Constructing the Muslim Enem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 Iver B. Neumann (1999), “Uses of the Other: ‘The East’ in European Identity Form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 James Shanahan and Michael Morgan, “How TV cultivates authoritarianism – and helped elect Trump”, June 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