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脫鈎壓力測試後三個走向》
我的《信報》文章(2025年6月2日A17頁)刊登後的改良加長版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4098598/中美脫鈎壓力測試後三個走向
許劍昭
從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華徵收對等關稅,到5月12日中美發表聯合聲明降低關稅,這段時期可被視為對貿易訂單、物流倉儲、零售市場、消費者情緒等造成的問題,來一回脫鈎壓力測試。
[Note 1]
全球直接或間接受影響的政府及商業決策者,肯定正在評估這測試的諸項結果,具體影響有多廣泛、多深遠。
本文探討測試後的三個走向。
首先是負責任的政府、有能力的企業,會為未來很有可能出現的長期脫鈎斷鏈做些準備。
經已形成的中美近乎全方位脫鈎趨勢仍然持續,近期新聞報道包括:
美國共和黨提出的一項限制中美兩國高校合作的法案,獲眾議院兩黨議員支持通過(5月9日)。
[Note 2]
美國兩名共和黨議員向美國證交會(SEC)施壓,要求把阿里巴巴在內25間美國掛牌的中國企業除牌,理據是他們與中國軍方有關連,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5月5日)。
[Note 3]
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4月22日)。
[Note 4]
美國白宮更新新冠病毒官方網站,聲稱病毒源自中國實驗室洩漏 (4月19日) 。
[Note 5]
美國貿易代表處表示,已經完成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會分兩階段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貨輪徵收費用(4月18日)。
[Note 6]
中美角力……擴展至金融市場。高盛報告指出,若華府禁止美國人買中國資產,機構投資者有可能被迫悉數沽出中資股,總值約8340億美元;倘美國把禁令擴展至連同香港註冊企業股份,沽貨總額將進一步增至9600億美元(4月18日)。
[Note 7]
故此,不僅中美兩國,全球多國都須要根據他們在壓力測試期間的冷靜觀察、數據分析、具體經歷,默默地採取措施來調整相關的經濟供需流動,包括
原料礦產、
勞工機械、
港口倉庫、
銷售網絡、
資本融資,
為隨時發生的政治或小規模斷層戰爭(fault line war)緊張局勢帶來的中長期且廣泛脫鈎做準備。
[Note 8]
第二個走向是美歐體制的非市場化會擴大、深化。
二戰後,西方諸國普遍實行市場經濟制度。儘管有一些例外,例如農業補貼,但只是個別或偶然情況,沒有改變模式大局。基於此,降低成本、賺盡利潤的高效市場機制推動了全球化的步伐。
冷戰結束後金磚國家出人意料的迅速崛起,致使美歐領導層擔心失去長期擁有的霸權、特權,此風險迫使他們以至少兩種方式干預市場。
一是透過進出口政策抑壓來自國外的競爭,例如限制使用華為5G技術、禁止購買中國自主研發的芯片、突然取消港口營運合約。
[Note 9]
另一是主導維持或復興國內不具成本效益的生產線,例如保留缺乏效率的鋼鐵廠、阻礙科技進口以拯救技術停滯不前的電池廠。
[Note 10]
雖然脫鈎壓力測試只有短短一個月,卻能幫助美歐識別盲點在哪裡、弱點有多深。這些資訊推動領導層更積極主動介入市場,從而不知不覺間逐漸改變體制,成為大有為的政府,不僅要規管市場,還要安排及決定製造業怎樣發展、發展甚麼。
此體制的優點是倘若目標正確、政策合適、措施到位,它可以迅速地提高國內經濟成長的效率和效力。但由於其目標實際上是為了脫鈎斷鏈,結果是容讓像英國的約翰遜、美國的特朗普這類領導人有藉口專橫跋扈地施政,為全球貿易規則帶來急劇且巨大的改變。
第三個走向是國際的
礦材供應鏈、
工業生產線、
物流運輸網、
消費行銷場
將會出現陣營重組。
特朗普
尋求控制格陵蘭、烏克蘭的自然資源,原因之一是要豐厚美國礦材的儲備,供本國使用;
控制航運、港口、運河,是為本國提供交通便利,不是為了促進全球化;
吸引或強制投資者在美國開設新廠,是為國內消費者提供自製產品,不是為了增加出口。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無論願意與否,都必須建立新的材料採購網絡、重新安排物流運輸路線、開拓新的銷售市場。
陣營的重組及再形成會受到各國之間的
歷史友誼信任程度、
意識形態親近程度、
市場需求互補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然而,由於這次產業供應鏈陣營重組涉及許多重大利益,尤其是
交易貨幣的選擇、
融資渠道的定位、
網路科技的格式,
那些習慣了霸權、特權的西方從政者,不太可能接受合作共贏模式,而是會以本國利益優先為原則,採取各種措施攫取各種好處。
為理解這些措施,有參考價值的是馬基維利(Machiavelli
1469-1527)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策略。
[Note 11]
親眼見證意大利佛羅倫斯在麥地奇家族管治下從極盛至衰落的馬基維利在《君王論 1513年》中建議,統治者必須根據情況像猛獅及狡狐般行事,並只有隨時準備違反所有道德規範的冷酷無情的統治者才有可能成功克服敵人的挑戰(有研究發現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高度重視馬基維利的《The Art of War 1521》,在圖書館收藏此書並開發了適合美國的特別版; 見Peter Paret 編輯 1986)。
[Note 12]
供應鏈、產業鏈的陣營重組,將是中美長期脫鈎真的發生之後不可避免的結果。但儘管鬥爭激烈,不會引起兩國之間的大規模直接熱戰。
因為假若真的發生,勝方在付出慘痛代價艱辛報捷後,將不可能容忍有經濟體積跟自身相若的政治實體繼續存在,敗方將在戰後被解體,拆成多個小國(如果美國戰敗,聯邦自我瓦解的機會更大)。雙方都無法承擔如此可怕的風險,也因為如此,所有極為詭異、超乎想像的非戰爭選項均有可能。
關稅戰不在乎勝敗,現實脫鈎壓力測試的重點在於我們能從結果學到甚麼?學到多少? 弱點有多弱? 痛點有多痛?
Notes
[Note 1]
2025 0513 《信報》
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4082639/中美貿戰停90天+互削巨額關稅
[Note 2]
2025 0509 《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67858/即時-國際-美眾議院通過限制中美高校合作法案-斷國土安全部資助防-中國影響力
[Note 3]
2025 0505 《信報》
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4075903/美議員點名25隻中概股促除牌
[Note 4]
2025 0422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content/兩岸國際/odn-20250422-0422_00180_001/美傳逼他國減與華貿易--中方怒斥損人不利己
[Note 5]
2025 0419《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64701/即時-國際-白宮突大改新冠網站-指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兼批拜登-世衞
[Note 6]
2025 0418 《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64582/即時-國際-美對中國貨船徵收-天價港口費-180天後生效-外交部-損人害己
[Note 7]
2025 0418 《信報》
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4058295/中概股恐被迫清倉+沽壓6.5萬億
[Note 8]
Wiki, Fault line wa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ult_line_war
[Note 9]
2024 0812 EuroNews
“Eleven EU countries took 5G security
measures to ban Huawei, ZTE”
2025 0521 RTHK
“US ban on use of Chinese chips
‘unilateral bullying’”
https://gbcode.rthk.hk/TuniS/news.rthk.hk/rthk/en/component/k2/1805555-20250521.htm
2025 0516 《星島日報》
stheadline.com/china-politics/3459248/澳洲擬收回達爾文港經營權-中國駐澳大使批欠道義
[Note 10]
2025 0415 BBC
“Why did the government take control of
British Steel?”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66y40kgpo
2025 0527 WTAE
“US government to have control in
Nippon Steel-US Steel deal, Trump and Sen. McCormick say”
https://www.wtae.com/article/us-steel-nippon-steel-pennsylvania-mccormick-trump/64893744
2024 1119 S&P Global
“How EU Tariffs will impact the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Note 11]
Wiki, Machiavell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ccol%C3%B2_Machiavelli
The Prince (1513)
Discourses on Livy (1517)
Dell'Arte della Guerra (1519–1520) – The
Art of War, high military science.
Istorie Fiorentine (1520–1525) – Florentine
Histories, an eight-volume history of the city-state Florence,
commissioned by Giulio de' Medici, later Pope Clement VII.
[Note 12]
Wiki , The Prince by Niccolò
Machiavell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rince
Peter Paret, Gordon A. Craig, and Felix
Gilbert (ed.) (1986),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 Princeston an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amazon.com/Makers-Modern-Strategy-Machiavelli-Nuclear/dp/0691027641